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智慧教育云平台 | 中原教育周刊考试服务系统 | 河南教育云平台线上平台 |
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郑州市:一体推进“郑”在读,涵养育人“阅”生态

    本网讯 从“读经典 我思考”的全民动员,到249所市级“书香校园”的星罗棋布;从8147万册藏书浸润校园,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活跃度全省领跑——河南省郑州市以“四个聚焦”织就一张立体的阅读网。课程“阅读+”跨界融合,让经典与科学、艺术碰撞;亲子共读温情流转,“家庭图书馆”串起代际书香;数字图书馆打破时空,让“无字书”与“有字书”共通……“郑”在读,不仅是翻书声里的成长,更是一座城对育人的深谋。一起来看——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郑州市委以“书香郑州”建设为核心,通过阅读内容提升、活动普及、平台推广、空间塑造等多措并举深化全民阅读,提升城市文化内涵。郑州市教育局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实推进青少年阅读活动,以“四个聚焦”一体推进“郑”在读,涵养高质量育人“阅”生态。2023年,郑州市教育局被评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郑州经开区区域案例获评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读书分享活动,区域平台激活率、认证教师数量均全省排名第一。

  一、 聚焦机制保障,让阅读行稳致远

  一是强化阅读政策引领机制。根据全国及河南省文件要求,制定《郑州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郑州青少年学生读书22条,并于2024年4月举行全市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全面深入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二是优化阅读品牌培育机制。以“读经典 我思考”主题活动为牵引,指导全市各中小学扎实推进系列读书行动,推进青少年不同维度的阅读,如“典耀中华”阅读活动吸引了全市18余万师生参与,首次评选市级阅读之星(学生)2464名,阅读达人(家长·教师)2034人。积极推动“书香校园”与“书香班级”建设,目前全市已创评市级“书香校园”249个,其中省级50个,数量占全省第一。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书香校园”。市教育局机关发挥带头作用,在做好常规读书动员的同时,坚持开展“书香溢机关 阅享新时代”读书分享会,提高党员干部职工阅读的积极性。

  三是完善阅读指导培训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加强师生共读、亲子阅读,在官网开设“名师陪你读书”栏目,强化阅读引领。指导各区(县)、市直学校结合学校阅读实践,持续优化、升级阅读课程体系,形成“一区一案、一校一品”的阅读课程新样态。

  四是创新阅读展示行动机制。实施系列化主题阅读展示行动,将阅读与日常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相融合;将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开展演讲、征文、读书分享等阅读输出行动。开设“郑州教育‘悦’读时光”专题网站,图、文、音融汇,读、荐、评一体,展示学校、师生读书风采。

  二、 聚焦场域融合,让阅读触手可及

  一是升级全市中小学阅读场馆建设。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馆舍面积、配套设施、馆藏保障、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目前,全市中初等学校共藏书8147万余册,超出国家规定的生均藏书标准,有效满足了师生阅读需要。创新推进图书阅览室、校园图书亭、班级图书角、走廊图书点建设,为师生营造“润物细无声”的阅读环境。依托集团化办学,探索跨校图书交流、建立图书共享机制,多渠道扩大优质阅读资源供给,助力良好阅读习惯养成。

  二是深入推进校内外阅读场馆共建。引入社会力量共同打造集阅读、体验、交流、学习为一体的校园阅读中心,同新华书店共建校内书店——“尚书房”,建强阅读阵地,扩充藏书总量。深度挖掘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文教场馆,强化“无字书”阅读,不断拓展读书实际成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如郑州经开区泰和小学与河南博物院共同建设了传统文化育苗工程培育基地,金水区农科路小学国际校区与郑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了校区分馆。

  三是数字赋能助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将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纳入整体规划,早在2014年,郑州市就建设了郑州市教育数字图书馆,对接知网、百度文库等权威文献资源,为师生提供免费的优质线上阅读资源,拓展阅读宽度。建设“学在郑州”智慧教育平台,自建资源三万多条,供师生免费使用。

  三、 聚焦课程迭代,让阅读浸润成长

  一是优化课程构建,“小切口”写好“大文章”。始终把阅读作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途径。将阅读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效对接,指导全市各校持续优化课程构建,实施“阅读+”工程,以阅读撬动全学科学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阅读+思政”,诵读中华经典,养成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其中“诗经文化校园”“杜诗课堂”“列子文化课堂”等校本阅读课程成为亮点品牌。开发“科学+阅读”课程,提升师生科学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以“艺术+阅读”课程,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全市形成“聚焦素养,百花齐放”的阅读课程新样态,其中金水区深度开发实施阅读类课程279门,形成61种阅读指导方案。联合书店、图书馆、作协等,灵活多样开展社会公益性“阅读课”,实施“名家领读行动”“作家进校园”行动,让学生与大家同读。

  二是强化课程实施,“奏鸣曲”奏响“交响乐”。将阅读与日常课堂教学相融合,强化阅读指导,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四常”为抓手,坚持将晨读午读定为惯例,每日“常态”;将阅读列入课表,每周“常开”;将阅读指导纳入课后服务,每月“常设”;将图书馆入馆教育、假期读书纳入学校工作,每年“常规”,以常态化推进,确保阅读时间、扩大阅读主体,提升阅读能力。加强阅读指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定期举办学生阅读指导活动,培养终生阅读能力。以阅读能力带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以阅读“奏鸣曲”奏响学生成长“交响乐”。

  三是深化阅读实践,“有字书”与“无字书”共通。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读思行结合,坚持学思用贯通,引导广大青少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导各校学生走进河南省科技馆、二七纪念堂、安阳殷墟博物馆、红旗渠、兰考焦裕禄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行走阅读;走进社区做志愿者,承担社会责任,在“有字书”与“无字书”间融会贯通,提升阅读育人实效。

  四、 聚焦行动创新,让阅读蔚然成风

  一是主题阅读,读出广度。利用重要节日、节气、重大活动等开展主题读书行动。大力推进“经典诵读”活动,自2009年起,形成“学校全覆盖、学生全参与、校县市三级选拔、优秀节目展演”长效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精神养成。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的《木兰诗》获全国经典诵读优秀表演奖;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获全国一等奖。

  深入开展郑州市汉字大赛、诗词大赛,并坚持组织参加河南省相关赛事,丰富学校师生的文化底蕴。2020年,我市选送的中学生郑坤健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中学生选手,在中央电视台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获总决赛季军。2024年,郑州外国语中学选手刘絮嫣获得河南赛区中学组总冠军。

  二是师生共读,读出深度。为了进一步提升阅读深度,做好学生阅读“点灯人”,各校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整本书师生共读活动,以师生共为评价主体,为学生情感赋能;以多元开放的阅读任务,为学生思维赋能;助力学生成为积极阅读者,深度思考者。

  三是亲子共读,读出温度。指导各学校将阅读指导和交流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工作任务,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并提高阅读能力。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晒晒我家书单”“家庭读书故事征集”等活动,努力营造家庭读书良好氛围,让阅读更有温度,让书香代际流转。开展“亲子读书交流会”,传播亲子阅读理念,引领家庭阅读风尚。探索指导建立家庭图书馆,通过学校临时出借、图书馆借阅、家庭筹集、建立数字图书馆等方式汇集青少年适宜图书,构建“学校+图书馆+家庭”的家庭阅读新模式,引导青少年自主互助阅读,带动家长及社会全民阅读。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州市教育局将把青少年读书行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校园为主阵地,有机融合社会各方力量,激发读书兴趣,弘扬读书精神,持续引导广大青少年时刻保持“郑”在读的状态,涵养全民“阅”读良好生态。(郑州市教育局)

相关阅读
  本网讯 从“读经典 我思考”的全民动员,到249所市级“书香校园”的星罗棋布;从8147万册藏书浸润校园,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活跃度全省领跑—&mdas

2025-07-17 16:14:13

    《匠心铸魂 智造报国》思政课  

2025-07-17 14:23:15

  本网讯 为推进平安濮阳建设,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市红十字会积极申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项目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生命教育&mi

2025-07-16 16:14:31

  本网讯 暑假到来,孩子们“去哪学、去哪玩”成了家长们关心的话题。在新乡原阳黄河滩区的村庄里,一座座“农家书屋”变身“暑期自习室”,

2025-07-16 16:03:13

    河南省第九届“御网杯”网络安全大赛顺利举行  本网讯 7月12日至13日,第九届“御网杯”网络安全大赛决赛在郑州举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2025-07-16 15:16:52

    河南省第六届学生军事训练营开营仪式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举行  

2025-07-16 15:03:43

  本网讯 7月14日,三门峡市举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应用培训会。来自陕州区、湖滨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市直学校的校长、教研人员、电教人员和一线教师共420余人参加了

2025-07-15 15:40:27

要闻速递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河南教育云平台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基层”, 将以推动河南教育整体发展为己任,团结河南各级教育系统,加强......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河南教育云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电话::0371-56851999

邮箱: hnjyzk01@163.com

  • 官方微信

河南教育云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3222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