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教育十年深耕铸就平安法治校园新高地
本网讯 从宪法晨读到庭审现场,从网格化管理到千万级安防投入,光山以法治为笔,在校园写下安全与信仰的时代答卷。
宪法教育:精神滋养,信仰扎根
在光山校园,宪法教育早已超越文本宣讲,升华为可感可触的精神洗礼。2024年宪法宣传周,60名师生走进县法院,全程旁听诈骗案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威严。“当法槌敲响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宪法守护公平的意义。”一名参与学生如是说。
这仅是光山宪法教育创新的缩影,踏实的步伐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一个个清晰的足印:全县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升旗宪法宣誓,学子面向国旗庄严诵读,让法治信仰融入血脉。 《宪法伴我们成长》歌声响彻校园,手抄报、电子屏构建“行走的宪法课堂”。410名法治副校长深入班级,年均开展法治课2300余节,将抽象法条转化为生动案例。
十年深耕,法治基因已深植少年心田。“七五”期间,全县10万学生参与“宪法卫士”行动,法治演讲、知识竞赛获奖数居全市前列。
普法体系:四维融合,全域覆盖
自2016年启动“七五”普法,光山构建起纵横贯通、多维联动的法治教育生态: 出台《依法治教第七个五年规划》,每年制定普法实施意见,明确“宪法+教育法规”双核心。
建立局长牵头、股室联动、学校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保障普法与教学同部署、同考核。对学生,按学段定制法治课程,小学重启蒙、初中强认知、高中塑信仰。 对教师,开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培训,以师者言行传递法治力量。对机关干部,推行“法律进机关”,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打造依法行政标杆。
实现载体创新多元化。一是课堂主渠道:每周1节法治课,实现“教材、教师、课时”三落实。二是实践大课堂:组织庭审进校、法治基地参观、忏悔信警示等沉浸式体验。 三是数字新阵地:10万师生注册“青骄课堂”,全民安装“国家反诈APP”,筑牢网络法治防火墙。
在机制建设长效化方面,创新“四个结合”模式:课堂与课外互补、法治与德育互融、宣传与实践互促、传统载体与数字平台互进。十年间累计举办法治报告会732场,制作展板238块,师生法治素养测评合格率达98.5%。
校园安全:精密织网,智慧护航
2025年,光山校园安全治理迈入“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新阶段:
首先是责任网格无死角。建立“教体局—包保股室—学校—班级”四级责任链,签订安全责任书全覆盖。推行“班子成员值周、教师包区域”机制,实现安全监管时空无缝衔接。
其次是基础建设再升级。投入955万元改造12校宿舍疏散通道,新增消防栓系统。布设859个“雪亮工程”摄像头,重点区域监控覆盖率100%。投入超844万元配备专职保安228名、护学岗300余个,守护校门第一关。
再次是能力提升全方位。创新“1530”安全教育模式:每日1分钟警示、每周5分钟专题、节假日30分钟强化。开展防震防火演练1030场,师生应急疏散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组织安全专题培训20余场,345名校领导获国家级安全认证。
未来图景:法治引擎驱动教育强县
站在新起点,光山教育锚定更高目标: 推动“八五”普法向农村学校深度延伸,破解资源不均难题。投入1500万元推进校舍抗震改造,构建极端天气智能预警体系。
深化“家校社警”四方联动机制,打造校园欺凌防治光山样板。
十年磨一剑,法治筑根基。当紫光湖小学的孩子在宪法晨读中挺直脊梁,当校车监控平台实时守护每一条回家路,光山教育已刻下鲜明坐标——以法治之力托举成长梦想,以安全之盾护航教育未来。在这片豫南热土上,法治阳光必将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光山教育局)
2025-08-20 11:27:29
2025-08-20 11:15:38
2025-08-20 11:11:07
2025-08-20 09:40:50
2025-08-19 15:15:34
2025-08-19 14:32:34
2025-08-19 14:23:24
要闻速递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