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悬命三分钟:一堂唤醒生命敬畏的急救课
本网讯(卢鹏)郑州,五月末的风已裹着暑意,豫教基地院内的柳树筛下细碎金斑。5月24日下午,五十双手在静默中攥紧,这里正进行着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演练——“中医生命急救三分钟”安全教育课在基地开课。
授课老师骆淑玲不仅是中原教育周刊心理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咨询师;还是河南省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公益专委会秘书长。更是中医生命急救三分钟标准化技术创始人忻自良医生的亲传弟子。
讲台上,骆老师指尖掠过投影数据,心血管病死亡曲线如陡峭山崖刺入眼帘。“我国每年心梗猝死54.4万人”。教室里空气骤然凝固,她声音沉静如古井:“救护车到达前的黄金三分钟,恰是中医急救的战场。”作为忻自良医生的亲传弟子,这位身兼双重身份心理咨询师与急救传承人的使者。在仲夏的郑州为生命教育划开一道切口。
当PPT翻到“微血管循环图”,满座响起轻呼。骆老师执起三棱针,银芒在阳光下倏然一闪:“脑梗发作时,指尖放血便是破晓之光。”她俯身示范“醒神开窍术”,针尖轻点模特中指,台下少年们不自觉地伸出自己的手指比划。穿校服的女孩小薇攥紧衣角——三年前,祖父倒在家门口的身影烙进记忆。“当救护车还在路上”,骆老师的声音如古钟震荡,“我们掌心的温度,就是亲人的生命线。”
当三棱针寒光闪过,少年们第一次看清生命的脆弱肌理。骆淑玲指尖轻旋,在中指井穴划开"醒神开窍术"的演示:"脑梗急救的黄金时刻,一滴血便是续命的灯油。"台下窸窣声起,少年们摩挲着自己的指尖,仿佛触摸到血管里奔涌的生命之河。十六岁的学员李航忽然举起手:"老师,如果...如果当时有人会这个..."他声音微哽,悬成满室沉重的静默。
真正的震颤发生在“泵压术”实操环节。骆老师双手交叠按向学员心包经,如泵搏动:“十指要化作生命引擎!”学员李航在她指导下按压同伴穴位,忽然红了眼眶:“原来急救时的手温,真的能烫进心里。”急救术在此刻褪去技术外壳,显露出对生命的庄重承诺。
五组技法如莲花次第绽开:“含”化血瘀的速效药丸在齿间生津;“悟”字诀的五心运气法引动满室吐纳;二十七种居家急救术更似星斗铺陈。当骆淑玲将三棱针郑重交予学员,交付的不仅是医术。她目光扫过年轻脸庞,“你们今日所持,是刺向无常的剑,更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
有学员在笔记边沿颤抖写下:“愿我此生永用此术,但求危时手中有刃。”
窗外柳丝摇曳,室内银针低吟。当骆老师演示“回阳术”掌心运力之际,后排突然站起一位学员:“这手法能救溺水者吗?”追问如石子入湖,激起层层急救场景的模拟浪潮。穿校服的少年们两两结对,在彼此指间寻找井穴位置,三棱针的反光在教室织成星网。
夕阳漫过窗棂时,学员们掌心仍留着按压的红痕。李航握着小巧的教具急救药瓶轻语:“现在才懂,急救包里的银针比游戏装备珍贵万倍。”基地草坪上,三五个少年仍围坐讨论居家急救方案,树影在他们肩头流淌成河。
银针刺破生死无常的迷雾,掌心重启生命律动,这堂急救课终成生命觉醒礼。豫教基地的这堂急救课,早已超越技术传授——当少年们懂得用银针叩问生死,生命教育才真正落地生根。那些在指间流转的穴位图,在胸口复苏的按压术,终将长成守护家园的铠甲。
莫道少年心未韧,银针寸寸刻仁心。三分钟系生死扣,掌心托起万家春。
2025-07-25 10:52:12
2025-07-25 10:37:34
2025-07-25 09:54:21
2025-07-25 09:38:47
2025-07-21 15:00:51
2025-07-21 14:57:44
2025-07-21 14:54:53
要闻速递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