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智慧教育云平台 | 中原教育周刊考试服务系统 | 河南教育云平台线上平台 |
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夏邑县:三棋联动 点亮县域科教新图景

   本网讯 夏邑县始终将科学教育置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以“先手棋”筑根基、“关键棋”聚合力、“特色棋”激活力,构建起全域协同、全域赋能的科学教育新生态。

  一、落子“先手棋”:以制度为骨,筑牢科教“四梁八柱”

  高位协同聚合力。激活该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效能,构建起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宣传、网信、发改、科技、工信、财政、科协等14个部门深度参与的“大科教”联动机制——科技部门负责科普资源对接,财政部门保障经费投入,科协牵头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协同攻坚,让科学教育从“教育系统独奏”变为“全县上下合唱”。教育系统内部,成立科学教育专项领导小组,乡校同步建立相应组织,将科学教育纳入各级年度目标考核“硬指标”,通过“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确保政策落地如春雨入土,层层渗透、步步扎实。

  规划引领明路径。出台《夏邑县推进河南省科学教育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同步擘画2024—2026三年行动蓝图,以“五大工程”为纲、20项举措为目,绘就科学教育“施工总图”:“科学教育点亮行动”聚焦普惠性科普资源覆盖,“学校科学教育体系构建”着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强化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通学段衔接通道,“科学教育品牌建设”彰显县域特色。为让蓝图落地,配套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督导评估办法》与期末综合评价指导意见,将“科学探究能力”与品德发展、学业水平等并列为学生核心评价维度,让评价“指挥棒”精准指向“全面发展+科学素养”的育人目标。

  硬件筑基强支撑。坚持“补短板”与“提品质”双轮驱动,三年来累计投入3650万元,为薄弱校“雪中送炭”:建成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52个,新增计算机教室82间,安装“班班通”触摸电视电脑一体机1501套,让偏远村小也能通过屏幕链接全球科学课堂。曾经“黑板上画实验”的窘境,已变为“手脑并用做实验”的常态。该县借力部属高校帮扶政策,重庆大学投入100余万元为县高级中学援建2个标准化实验室,为高中学子打造“科学乐园”。

  二、布阵“关键棋”:以资源为翼,汇聚科教“百川归海”

  场馆联动拓实践场域。联动夏邑县高新区10余家企业打造“工业科普走廊”,学生可进入电子厂观察芯片焊接流程,在机械车间操作3D打印机,在生物制药厂见证药物研发原理;串联夏邑博物馆、长寿苑文化景区、龙港湾智慧农业基地、王飞农场等场所,优化出8条研学路线,开发农业产业课、红色文化课、历史人文课、自然生态课四类实践课程,年均组织研学活动超50场,覆盖学生1万余人次。校园内的“边角地”也被巧心盘活:北岭镇中心校利用闲置校舍建成“劳动科学综合实践基地”;第五小学在操场北侧空地开辟“劳动科学实践园”,让每一寸空间都成为科学探究的“落脚点”。

  师资汇聚强育人梯队。构建“高端引领+骨干支撑”的师资体系:“一支科学副校长队伍”广纳贤才,50位来自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的专家走进校园。“三级培育体系”夯实基础,以教研员为“领头雁”、科学骨干教师为“主力军”、青年新秀教师为“后备军”,通过“每月集体备课、每年课题攻关”提升能力。“青蓝工程”结对100余对师徒,老教师手把手教实验操作,青年教师创新引入短视频、情景剧等教学形式,让科学课堂更鲜活。

  科普浸润融数字赋能。打造“线上+线下”科普矩阵,让科学知识触手可及:借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精选“天宫课堂”“院士讲科学”等优质资源,组织师生利用课后时间观看,累计学习时长超5万小时;深耕本土平台,“教育早知道”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上传科学实验小视频,转发名校名师资源。

  三、弈活“特色棋”:以创新为魂,绽放科教“星火燎原”

  课程融创通育人脉络。推动科学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融合”: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聚焦跨学科探究,数学与科学教师共同设计“测量校园旗杆高度”课题,语文与科学合作开展“科学童话创作”,美术与科学结合制作“太阳系模型”等,形成80余个跨学科教学案例,打通幼小初高衔接通道。区域教材《科学探究一小时——玩转科学》统一引领,各校再添“特色料”:第五小学编写《打开奇妙世界的钥匙》,用趣味问题激发探究欲;第四初中联合红埔教育实践基地编写《现代智慧农业》,让科学知识扎根乡土,等等。30余门社团课程更添活力,科学实验社团学生设计“水火箭”飞上天空,无人机社团航拍校园绘制平面图,机器人社团在省级比赛中斩获佳绩,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兴趣点”。

  活动筑梦亮品牌底色。该县以活动为载体,让科学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固化“每周科学探究一小时”制度,学生以《科学探究一小时》教材为蓝本,亲自动手实验。赛事活动点燃创新火花,每年举办竞赛活动,形成“以赛促学、以活动育人”的良性循环。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近三年,全县共有30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市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一校一主题、一校一特色”的科教品牌矩阵已然成型。

  协同聚力建共育生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体系:依托课后延时服务,形成教师资源、能工巧匠、名家艺人、志愿者到校授课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第五小学以“科技筑梦、艺美实践”为主题开设10余门特色课程群,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家校沟通架起“连心桥”,第一小学采取“校内+校外”的方式,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大对科学教育意义的宣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转变家长“重分数轻探究”的观念。县教体局协调科协、科技、文化等部门,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开展“六小”“五一”(六小即小论文、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种植、小调查;五一即看一部科普片、做一件小作品、办一份手抄报、读一本科普书、观一次科普展)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写“家乡水质调查小论文”、做“废旧物品改造小制作”、看《流浪地球》解析航天知识、办“科学手抄报”展示探究成果,让科学教育在趣味互动中融入乡土、扎根心灵。(商丘市教体局 )

相关阅读
  本网讯 夏邑县始终将科学教育置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以“先手棋”筑根基、“关键棋”聚合力、“特色棋”激活力,构建起全域协同、全

2025-08-20 09:45:30

本网讯 在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后窑凹的乡村道路上,信阳师范大学辅导员胡晨佳的行程因道路施工被迫中断两次。辗转两个半小时,当她终于在村口停下时,学生小梦(化名)正站在

2025-08-19 14:12:20

  本网讯 8月10日清晨,登封市大金店镇崔坪村文化广场上,79名孩子正在晨读。这座由登封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创办的“振兴学堂”,有效解决了村里留守儿童的假期教育

2025-08-19 10:49:25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的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游客络绎不绝。参观人群中,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大多头戴亮色帽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河南省

2025-08-18 15:11:11

  本网讯(李亚楠)“1、2、3……”8月8日早上7时许,望春园西广场上传来阵阵清脆的童音。只见一只彩色的毽子在空中飞跃,扎着马尾辫的7岁小女孩儿马穆妮

2025-08-18 14:37:13

  本网讯 (李亚楠) 7月31日,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在行政区一区举行。会上,来自清华大学的乡村振兴实践队“青汇济源”实践支队和“初心服务团”济源实践支队

2025-08-18 14:32:53

  诗书传家 同心同行  ——“2025书香点亮鹰城”公益晨读活动颁奖典礼圆满举行  本网讯 8月13日,由平顶山市卫东区总工会、卫东区教体局、卫东

2025-08-16 12:59:05

要闻速递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河南教育云平台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基层”, 将以推动河南教育整体发展为己任,团结河南各级教育系统,加强......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河南教育云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电话::0371-56851999

邮箱: hnjyzk01@163.com

  • 官方微信

河南教育云平台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3222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