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教仲夏,心剧如光:一场穿越原生家庭风暴的“回家”之旅
本网讯 七月流火,中原大地热浪蒸腾,河南省豫教青少年健康成长基地的教室里却涌动着另一种温度——心灵解冻的暖流。近日,资深心理情景剧导演、中科院心理咨询师杨艳艳老师,以一场名为《我要回家》的沉浸式心理情景剧教学,点燃了学员们的灵魂舞台。
破茧:从静默到沸腾
课程伊始,悠扬的冥想音乐流淌,杨艳艳老师引导学员闭目静心。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她以沉静而充满力量的声音揭开剧幕:“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少年的心灵风暴,他的名字叫王俊杰——他代表千千万万个在原生家庭迷宫中挣扎的青春。”
人物设定在杨老师诗意的讲述中铺陈开来:控制而沉默的父亲、隐忍焦虑的母亲、溺爱无度的祖辈、校园的冷眼、社会的诱惑……“记住,剧场没有评判,只有真实的呈现与勇敢的照见!”杨艳艳的目光扫过全场,如春风化雨,学员们眼中跃动着期待与忐忑。一声召唤,角色报名瞬间点燃热情,自荐与推举声此起彼伏,教室化身沸腾的“选角现场”。
入戏:当教室成为心灵战场
生命降生:灯光聚焦,一把椅子象征产床。“王家有后了!”饰演爷爷的学员声如洪钟,奶奶轻抚“襁褓”,满眼慈爱。父亲举杯豪饮,母亲柔声祝福。新生的喜悦下,命运的伏笔悄然埋下——爷爷那句“出人头地”的期许,如重锤悬顶。
裂痕初现:场景切换至压抑的晚餐。书包被狠狠摔落的声音刺破寂静。“考的什么分数?对得起谁!”饰演父亲的学员怒目圆睁,字字如刀。饰演王俊杰的少年顶撞反抗,父亲扬手欲打,母亲扑身阻拦,碗碟碎裂声与哭喊声交织。空气凝固,台下学员屏息攥拳,仿佛看见自己曾经的餐桌战场。
歧途深渊:剧情急转直下。校园排挤、被诱打架、开除离校…“强哥”递来的“烟”(道具纸卷)成了救命稻草。电动车主遇窃未遂的混乱中,“王俊杰”痛苦蜷缩。雨夜归家,目睹父亲家暴母亲,母子雨中诀别一幕,饰演母亲的学员泪如雨下,那句“孩子,回头是岸”的哀求,令全场动容。
觉醒与归途:社会初体验的艰辛,饭店“老板”的呵斥,让“王俊杰”尝尽冷暖。当他在电线杆上看到那张饱含血泪的《寻人启事》,双手颤抖抚过字迹,信念瞬间崩塌。病房重逢,饰演父亲的学员抚摸着“一夜白头”的头套,面对伤痕累累的儿子,第一次落下迟来的泪:“是爸爸错了……”无需言语,宽恕已在泪水中流淌。最终的家庭聚餐,一句生涩却真诚的“儿子,多吃点”,让“家”的温度在和解中重生。
绽放:掌声与荣光中的心灵礼赞
剧终,学员们仍深陷情绪,泪痕未干。杨艳艳老师引导全员角色还原,围圈分享。“饰演父亲,举起道具碗时手在抖。我忽然懂了,有些‘严厉’背后,是爱得如此笨拙。”一位学员哽咽道。另一位“王俊杰”坦言:“摔门而出的瞬间,我仿佛看见14岁离家出走前的自己。今天,我终于替他说出了那句‘我要回家’。”
分享尾声,杨老师为灵魂演员加冕:“豫教首届心理剧‘奥斯卡’影帝影后诞生!”当获奖学员高举象征性的“金话筒”,掌声如雷。这场没有剧本的颁奖,是对生命勇气最真挚的致敬。
回响:中原大地的疗愈之种
这场仲夏的“心剧风暴”,远非一场简单的角色扮演。杨艳艳老师以情景剧为舟,载着学员们穿越原生家庭的惊涛骇浪,在冲突与和解的极致体验中,照见沟通的缺失、爱的错位,更触摸到“修身齐家”的古老智慧与“被看见”的深层渴望。
当《我想有个家》的旋律响起,学员们自由舞动。汗水与泪水交织的脸上,是释然与新生的光芒。这场发生在黄河之滨的沉浸式疗愈,如同炽热七月的一场透雨,冲刷着心灵的尘埃,播下理解与重建的种子——因为看见,所以懂得;因为懂得,终能回家。(卢鹏)
2025-07-28 09:42:27
2025-07-26 09:38:43
2025-07-25 18:00:50
2025-07-25 11:09:32
2025-07-25 10:52:12
2025-07-25 10:37:34
2025-07-25 09:54:21
要闻速递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热门标签